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药材库  全草类中药材 > 草果

草果

时间:2024-09-05 11:58:59 作者:药材库 阅读:122°C

《中国药典》:草果拼音注音Cǎo Guǒ英文名FRUCTUS TSAOKO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中国药典》:草果

拼音注音

Cǎo Guǒ

英文名

FRUCTUS TSAOKO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本品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cm,直径1~2.5c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11粒。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mm;表面红棕色,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质硬,胚乳灰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炮制

草果仁:取草果,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焦黄色并微鼓起,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姜草果仁:取净草果仁,照姜汁炙法(附录Ⅱ D)炒干。用时捣碎。

鉴别

(1) 本品种子横切面:假种皮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种皮表皮细胞棕色,长方形,壁较厚;下皮为1 列薄壁细胞,含黄色物;油细胞层为1 列油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切向42~162μm,径向48~68μm,含黄色油滴;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皱缩。内种皮为1 列栅状厚壁细胞,棕红色,内壁与侧壁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及少数细小草酸钙簇晶及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及淀粉粒。

(2)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50μl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桉油精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20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 香草醛硫酸溶液,于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归经

归脾、胃经。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

用法用量

3~6g。

备注

(1)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及呕吐腹泻等症,可与草豆蔻、厚朴、苍朮等同用。用于疟疾,对山岚瘴气、秽浊湿邪所致的瘴疟尤为常用,可与常山、柴胡、知母等配伍。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草果

拼音注音

Cǎo Guǒ

别名

草果仁(《传信适用方》),草果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出处

《品汇精要》

来源

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10~11月果实开始成熟,变为红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微火烘干。

生境分布

栽培或野生于疏林下。分布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丛生,高达2.5米。根茎横走,粗壮有节,直径约2.5厘米。茎圆柱状,直立或稍倾斜。叶2列;具短柄或无柄;叶片长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约55厘米,宽达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边缘干膜质,叶两面均光滑无毛;叶鞘开放,包茎,叶舌长0.8~1.2厘米。穗状花序从根茎生出,长约13匣米,直径约5厘米。蒴果密集,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4.5厘米,直径约2厘米,顶端具宿存的花柱,呈短圆状突起,熟时红色,外表面呈不规则的纵皱纹,小果梗长2~5毫米,基部具宿存苞片。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性状

干燥果实呈椭圃形,具三钝棱,长2~4厘米,直径1~2.5厘米。顶端有一圆形突起,基部附有节果柄。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有显着纵沟及棱线。果皮有韧性,易纵向撕裂。子房3室,每室含种子8~11枚,集成长球状。种子四至多面形,长宽均为5毫米,表面红棕色,具灰白色膜质假种皮,有纵直的纹理,在较狭的一端有一凹窝状的种脐,合点在背面中央,成一小凹穴,合点与种脐间有一纵沟状的种脊。质坚硬,破开后,内为灰白色。气微弱,种子破碎时发出特异的臭气,味辛辣。以个大、饱满,表面红棕色者为佳。

化学成分

种子含挥发油等。

炮制

草果仁:拣净杂质,置锅内文火炒至外壳焦黄色并微鼓起,取出稍凉,碾去壳,过筛取仁。姜草果仁:取草果仁,加姜汁与水少许,拌匀,微炒,取出,放凉。(每草果仁100斤,用鲜姜10斤取汁)

《本草从新》:"草果,面裹煨熟,取仁用。"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性味

辛,温。

①《饮膳正要》:"味辛,性温,无毒。"

②《本经逢原》:"辛,温,涩,无毒。"

③《本草从新》:"辛,热。"

注意

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服。

①《本草蒙筌》:"大耗元阳,老弱虚羸,切宜戒之。"

②《本草经疏》:"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温热,皆不当用。"

③《本草备要》:"忌铁。"

功能主治

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乱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①李杲:"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②《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③《本经逢原》:"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

④《本草求原》:"治水肿,滞下,功同草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复方

①治疟疾,胃中寒痰凝结,不易开解:草果、常山、知母、乌梅、槟榔、甘草、穿山甲。水煎服。(《慈幼新书》草果饮)

②治瘅疟,脉采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渴水,小便黄赤,大腑不利: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白术、草果仁、柴胡(去芦)、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黄芩、甘草(炙)各等分。细锉。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侯。(《济生方》清脾汤)

③治肿寒疟疾不愈,振寒少热,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草果仁、附子(炮,去皮脐)。上等分,细锉。每服半两,水二盏,生姜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果附汤)

④治脾痛胀满:草果仁二个。酒煎服之。(《仁斋直指方》)

⑤治肠胃冷热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热泄泻,脏毒便血:草果子、甘草、地榆、枳壳(去穰,麸炒)。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用水一盏半,煨姜一块,拍碎,同煎七分,去滓服,不拘时候。(《传信适用方》草果饮)

⑥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初起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哺益甚,头身疼痛:槟榔二钱,厚朴一钱,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钱,芍药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五分。用水一钟,煎八分,午后温服。(《瘟疫论》达原饮)

各家论述

①《纲目》:"草果,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

②《本草求真》:"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③《本草正义》:"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霍湿浊之蕴祟。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然凡是疟疾,多湿痰蒙蔽为患,故寒热往来,纠缠不巳,治宜开泄为先。草果善涤湿痰,而振脾阳,更以知母辅之,酌量其分量,随时损益,治疟颇有妙义,固不必专为岚瘴立法。惟石顽所谓实邪不盛者,当在所禁耳。"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草果

拼音注音

Cǎo Guǒ

别名

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英文名

Tsaoko Amomum Fruit, Caoguo

出处

出自《品汇精要》:草果,生广南及海南。形如橄榄,其皮薄,其色紫,其仁如缩砂仁而大。又云南出者,名云南草果,其形差小耳。

来源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omum tsao-ko Crevostet Lemarie[A.hongtsaoko C.F.Liang et D.Fang;A.guixiense D.Fang]

采收和储藏:果熟期广西是8-9月,云南是11-12月。当果实红褐色时采收,晒干或烘干,或用沸水烫2-3min后,再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沟边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南部地区。

原形态

草果,多年生草本,高2-2.5m。全株有辛辣气味。茎基部膨大,直径达6cm。叶2列,11-14枚,无叶柄,或上部叶有短柄;叶舌带紫色,长1-2cm,膜质,被疏柔毛;叶鞘具条纹,叶舌及叶鞘边缘近革质;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卵形,长20-83cm,宽5-19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花葶从茎基部抽出,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花葶从茎基部抽出,长13-28cm;总花梗长4-13cm;鳞片阔卵形,长1-8cm;穗状花序长9-15cm;苞片淡红色,长圆形,长3.3-4cm,宽7-9mm,外面疏被短柔毛;小苞片管状,长1.7-2cm,2浅裂;外被疏短柔毛;花浅橙色,长5.5-7cm;小花梗长不超过5mm;花萼长2.3-3cm,3齿裂,一侧浅裂,近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花冠管长2.5-2.8cm,被短柔毛,裂片长圆形,长约2.3cm,宽约6mm,后方一枚兜状,长约2.5cm,宽约1.5cm;唇瓣长圆状倒卵形,长3-3.5cm,宽约1.6cm,边缘多皱,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红色条纹;雄蕊长2-2.5cm,花丝长约1cm,花药长1.3-1.5cm,药隔附属体长约5mm,具啮蚀状牙齿;花柱被疏短毛,柱头漏斗状;子房无毛。蒴果成熟时暗紫色,近球形,长2.5-4.5cm,直径2-2.5cm,干时变橄榄形,黑褐色,先端具残存的花被管,基部有短柄。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8-9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怕热,怕旱,怕霜冻。以在海拔1000-2000m,年平均温度18-20℃,荫蔽度50%-60%左右的林下或溪分湿润的山谷坡地,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8-9月果实成熟果皮呈紫红色时采收,剥去果皮,洗净果肉,再用清水浸种10h左右,然后拌湿沙贮藏。8-11月播种,也可在到年2-3月播种。条播,行距15cm,播深1.5-2cm,覆土盖草林水。播后约1个月出土,需搭荫棚遮荫,追施草木灰和腐熟的猪牛粪。

经培育1-2年,苗高60-120cm,叶出圃定植。在4月上旬,按行株距1.7m ×2m,穴宽30cm,深15cm开穴,每穴栽苗1-2株,选阴雨天进行定植。分株繁殖;选健壮母株带芽的根茎分株,每丛有苗2-3株,种后填细上踏实,盖草,淋水。

田间管理定植后每年干着、秋季中耕除草2-3次。在秋季除草时,剪去枯株、病株和已结过果的老株,中耕除草结合追肥,采用环状沟施绿肥、堆肥和磷肥等。在开花前进行培土,促使幼芽生长健壮。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立信病,为害幼苗,严重时成片死亡,可将病株拔除,周围撤石灰粉,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性状

性状鉴别,果实椭圆形, 长2-4.5cm,直径1-2.5c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具3钝棱及明显的纵沟及棱线,先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果皮坚韧,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7-24粒,种子集结成团。种子多面形,直径5-7mm,黄棕色或红棕色,具灰白色膜质假种皮,中央有凹陷合点,较狭端腹面有圆窝状种脐,种脊凹陷成1纵沟。气芳香,味辛、辣。

以个大、饱满、色红棕、’气味浓行为佳。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类肾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壁稍弯曲;种皮表皮细胞1列,径向延长,排列较整齐,壁厚稍弯曲,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不含色素;油细胞1列,较大,切向延长约至139μm;色素层细胞5-9列,内含棕黄色或淡黄色物;内种皮厚壁细胞褐红色、棕红色或黄红色,径向延长约至132μpm,内壁厚约至85μm,端胸腔内硅质块直径20-38μm。外胚乳细胞充满由微小淀粉粒集结而成的淀粉团,有的尚含细小草酸钙方晶或簇晶;内胚乳含糊粉粒。胚细胞含糊粉粒,并含脂肪油滴。

粉末特征:黄白色或棕白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末端渐尖或钝圆,长至263μ,直径20-45μm,外具角质层。②下皮细胞长方形或长条形,长74-149μm,直径28-46μm,常与种皮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③油细胞含油液。④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图形,人小(24-42)μm×V(32-60)μm,壁厚约7μm,非木化,胸腔内含硅质块,大小(15-23)μm×(19-35)μm;切面观细胞排成栅状,胞腔位于一端,内含硅质块。

毒性

大鼠口服香叶醇的半数致死量 为 4.8g/kg,兔静脉注射为50mg/kg。

化学成分

果实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n),1,8-桉叶素(1,8-cineole),ρ-聚伞花烃(ρ-cymene),芳樟醇(linaloolo),α-松油醇(α-terpineol),橙花叔醇(nerolidol),壬醛(nonanal),癸醛(capric aldehyde),反-2-十一烯醛(trans-2-undecenal,为本品中的辛辣成分),橙花醛(neral),牻牛儿醇(geraniol);另含微量元素(ug/g):锌69.2,铜7.33,铁57.2,锰283.7,钻0.89。

种子油挥发油21种成分:主要为1,8-桉叶素(1,8-cineole),2-癸烯醛(2-decenal),牻牛儿醛(geranial),橙花醛(neral)。

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a-和β-蒎烯有镇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镇痛、解热、平喘等作用。

2.抗炎、抗菌作用:B-蒎烯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香叶醇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对发须癣菌和奥杜安氏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9mg/ml。

3.其它作用:小剂量香叶醇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大鼠口服香叶醇能抑制胃肠运动,小量口服有轻度利尿作用。香叶醇还有驱豚鼠蛔虫作用。

炮制

草果仁:拣净杂质,置锅内文火炒至外壳焦黄色并微鼓起,取出稍凉,碾去壳,过筛取仁。姜草果仁:取草果仁,加姜汁与水少许,拌匀,微炒,取出,放凉。(每草果仁100斤,用鲜姜10斤取汁)《本草从新》:草果,面裹煨熟,取仁用。

鉴别

理化鉴别,薄层角谱:取本品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0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加取桉油精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已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于105℃烘数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角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4%(ml/g)

归经

脾;胃经

性味

味辛;性温

注意

阴虚血少者禁服。

功能主治

燥湿温中祛痰截疟。主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胞膈痞满;泄泻泻;下痢;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

1.《纲目》:草果,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

2.《本草求真》: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3.《本草正义》: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霾湿浊之蕴祟。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然凡是疟疾,多湿痰蒙蔽为患,故寒热往来,纠缠不已,治宜开泄为先。草果善涤湿痰,而振脾阳,更以知母辅之,酌量其分量,随时损益,治疟颇有妙义,固不必专为岚瘴立法。惟石顽所谓实邪不盛者,当在所禁耳。李杲: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4.《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5.《本经逢原》: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

6.《本草求原》:治水肿,滞下,功同草寇。

摘录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article/15537.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龙珠子
    拼音注音Lónɡ Zhū Z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茄科植物龙珠的果实。性味《纲目》:"苦..
    黑鹅脚板
    《中药大辞典》:黑鹅脚板拼音注音Hēi é Jiǎo Bǎ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伞形..
    一年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年蓬拼音注音Yì Nián Pénɡ别名野蒿、治疟草来源为菊科飞蓬属..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