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愈喉腮。
凉血去斑定惊火,
蓝汁一点救员外。
【形态采制】《中国药典》规定,青黛是爵床科的马蓝、蓼科的蓼蓝、十字花科的菘蓝的叶或茎,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秋季将其叶茎加水浸泡腐烂脱皮,捞去叶皮,加石灰乳搅拌由乌绿变深红,捞取液面泡沫晒干而成。《苟子·;劝学》有名句:“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里的蓝是指植物名。青是从蓝中提取的一种中药,一种染料。
《广五行记》云:唐永徽中,绛州一僧,病噎嗝不下食数年。临终命其徒弟曰:“吾死后,可开吾胸喉,视有何物苦吾如此?”及死,其徒弟依命开视其胸,得一物,形似鱼而有两头,遍体悉似肉鳞。安钵中,跳跃不已。戏投诸味,虽不会食,皆化为水。又投诸毒物,亦皆消化。一僧方作蓝淀,因以少淀投之,即恐惧奔走,须臾化成水。世传淀水能治噎疾,即本于此。今方士或染缸水饮人治噎疾,皆取其杀虫也。蓝淀即蓝靛,为青黛之别名。
《本草纲目》载有:“家财数百万,募能疗者”的故事:张荐员外在剑南为张延赏判官,忽被斑蜘蛛咬顶上。一宿,咬处二道赤色,细如箸,绕项上,从胸前至心。经二宿,头面肿痛,大如数升碗,肚渐消,几至不救。张公出钱五百万,并荐家产又数百万,募能疗者。忽一人应召,云可治。张公甚不信之,欲验其方。其人云:“不惜方,但疗人性命尔。”遂取大蓝汁一碗,以蜘蛛投之,至汁而死。又取蓝汁加麝香、雄黄,便以蜘蛛投入,遂化为水。张公因甚异之,遂令点汁于患处。两日悉平,作小疮而愈。
青黛入药始于《药性论》。
最近更新时间:2015-05-29
用户评论
青黛的传说故事真的很吸引人,读完后让我对这种中药材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只知道青黛是一种中药,但不知道它背后还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底蕴。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篇文章,对青黛的传说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代的传说之中。作者的文笔很好,读起来很流畅。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黛的传说故事让我想起了家乡的一些中药材传说,感觉非常亲切。虽然我不是中医专业的人,但通过这篇文章,我对青黛有了新的认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青黛的药用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前只是听说过青黛可以治疗某些疾病,但不知道它的传说故事这么丰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青黛的传说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的研究很深入,让我对这种中药材有了新的看法。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黛的传说故事很有意思,但我觉得作者应该再多补充一些关于青黛的现代研究,这样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的药用价值。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的标题很吸引人,内容也很丰富。青黛的传说故事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对中药材有一定的了解,但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还是对青黛的传说故事感到很惊讶。作者的描述很生动,让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传说场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黛的传说故事很有趣,但我希望作者能在后续的文章中更多地探讨青黛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青黛的文化意义有了新的认识。虽然以前知道青黛是一种中药材,但不知道它还有这么丰富的传说故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青黛的传说故事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作者的研究很用心,让我对青黛有了新的理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黛的传说故事很吸引人,但我觉得作者应该更多地关注青黛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说故事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优美,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代的传说之中。青黛的传说故事真的很精彩,我很喜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青黛的传说故事很有趣,但我希望作者能在文章中提供更多的历史资料,这样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青黛的文化背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青黛的传说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的文笔很好,让我对青黛有了新的认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黛的传说故事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虽然以前知道青黛是一种中药材,但不知道它还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底蕴。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青黛的药用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青黛的传说故事很有趣,但我希望作者能更多地探讨它的现代应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黛的传说故事很精彩,但我觉得作者应该再多补充一些关于青黛的药理研究,这样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的药用价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青黛的传说故事感到很惊讶。作者的研究很深入,让我对这种中药材有了新的看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青黛的传说故事很有意思,但我希望作者能在后续的文章中更多地关注青黛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