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尿毒症来了,尿先报警?带你了解蛋白尿的四个真相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尿毒症来了,尿先报警?带你了解蛋白尿的四个真相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尿毒症来了,尿先报警?带你了解蛋白尿的四个真相和尿毒症来了,尿先报警?带你了解蛋白尿的四个真相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进入体内的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物质,经肾小球滤过膜过滤和肾小管重吸收后,再由尿液排出,但由尿液排出的尿蛋白量很少,24小时尿蛋白量不到150毫克。如果尿液中尿蛋白量大于150毫克,则判定为蛋白尿。
蛋白尿常被用来评估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蛋白尿会促进病情恶化。
由于炎症、代谢和免疫因素,肾小球滤过膜的孔径增大或破裂,使血浆中的蛋白质滤出,蛋白质滤出量超过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从而出现蛋白尿。蛋白尿和尿毒症有什么关系?
蛋白尿和尿毒症有什么关系?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果,即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由于各种肾病,肾功能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大多数肾脏疾病晚期的常见综合征。尿毒症患者可能有大量蛋白尿,
也就是说,24小时尿蛋白大于1.0克,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都有可能发展成尿毒症。
蛋白尿的真相是什么?
1.治疗前无论肾小球蛋白尿多高,都不会发展成尿毒症。
无论何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包括过敏性紫癜肾炎、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治疗前会出现肾小球蛋白尿。积极科学规范的治疗可以降低尿蛋白、
只要将蛋白尿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不会发展成尿毒症。
2、长期无控制的中度蛋白尿,容易发展成尿毒症。
24小时尿蛋白量大于1.0g判定为中度蛋白尿,持续中度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未得到控制,可促使慢性肾病发展为尿毒症,如膜性增生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容易发展成尿毒症的有IgA肾病和膜性肾病。
3、尿蛋白不是很高肾小管性蛋白尿,而且很容易发展成尿毒症。
一般24小时肾小管蛋白尿小于1.0克。虽然看起来病情不是很严重,很少有患者会出现水肿或者其他异常,但是很容易发展成尿毒症。由于肾小管性蛋白尿易发生高尿酸血症、感染或药物滥用,病情加重。
4.混合蛋白尿容易发展成尿毒症。
有些肾病患者排出的是混合性蛋白尿,即有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说明肾脏受损严重。炎症、代谢、免疫都是可能的致病机制,肾脏容易增生、纤维化、硬化,治疗难度很大。
短短几年就会发展成尿毒症。
技巧
高血压、滥用肾毒性药物、持续高尿酸血症、血糖升高、反复感染都会发展成尿毒症,所以除了重视和治疗尿蛋白,还要稳定血压、血糖、尿酸,避免发展成尿毒症。此外,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调整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积极预防各种感染。
# #健康之星计划#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