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人是如何一步步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疾病下降的7个原因,以及人是如何一步步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疾病下降的7个原因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极高,预后差。现在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所以中老年人要做好预防措施,远离一切高危因素。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人类是如何患上心血管疾病的?
1.第一阶段
25-45岁的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低风险人群,只有极少数人存在遗传风险和极端风险。然而,许多人有早期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
还有心脏结构或功能的改变,肺功能的丧失,亚临床心血管疾病。
2.第二阶段
45-65岁的人处于中危阶段,很多人有亚临床疾病,只有少部分人有临床事件,认知功能开始下降。
3.第三阶段
65岁以后进入心血管疾病的高发阶段。许多患者出现亚临床心血管疾病,有些人已经出现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明显下降。
什么原因会损害心血管健康?
1.睡眠不足
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容易患心肌梗塞、高血压和冠心病。由于自主神经具有昼夜节律性,如果睡眠不足,可使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久而久之可损伤动脉壁。
2、高血糖
许多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因为持续高血糖可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全身各系统血管的炎症性改变。
3、高血脂
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仅次于高血压和高盐饮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也会引起冠心病,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
4.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伴有高血压,高血压或血压波动过大均可诱发冠心病。由于血管腔内血流压力持续升高,可破坏动脉内膜的完整性,促进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慢慢形成斑块,随着斑块的增多可引起冠状动脉狭窄。
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内的斑块一旦破裂,就会生成血栓,使管腔狭窄闭塞,无法正常输送新鲜血液,最终引起心肌梗死。
5.肾功能差
肾脏疾病后,肾功能可降低,体内代谢废物、毒素和多余水分无法排出,使有毒物质滞留体内,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损伤心肌细胞,最终影响心脏健康。
6.腹部肥胖
腹部肥胖不仅影响形象,使动作变得沉闷,还会损伤血管。如果男性腰围超过90 cm,女性超过85 cm,则判定为腹型肥胖,患缺血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的风险极高。
7.吸烟
香烟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和焦油,可刺激血管发生痉挛性变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坏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技巧
如果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要远离上述高危因素。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远离高热量食物,控制盐、糖、脂肪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食物。同时戒烟戒酒,保持规律运动,睡眠充足。
#健康之星计划#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